關於科學化訓練

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

【駕馭自己的慾望】


我抽中東京馬了!很幸運的第一次就中籤! 
對於這次東馬當然也會有所期待,
這可是海外六大馬之一的經典賽事。
廈門馬後,準備用了六週的訓練計畫。
 這是為了東京馬而設定的課表,最大的目標不是創成績,
 而是穩穩的把每一週課表,平安無傷的順利做完。







拉出這六週的數據記錄的幾個重點來看: 
(第一週)以 I 強度400M x12 來看
一個人獨跑,我跑得很吃力!每一趟都感到煎熬! 
光是每趟的間歇時間,就休了很久的時間。
 配速區間甚至達不到3:23/km,
只能兩趟慢,一趟快的完成這12趟課表。 


(第二週) 適逢春節時節
正是我們超越對手,戰勝自己的時候。
 選擇離台北家近距離的標準田徑場地訓練,
幸好我不是獨跑,還有一群朋友陪著我跑。
 心裡有著大家支持的力量,這週的課表也就能順利完成。

 但第二週的 I 強度500M x12 跑起來特別的累,
雖然有這麼多人陪跑,意志力也不如自己獨跑堅強!
總覺得好像速度上不去,也總在剩下最後100M有無力感。
手錶在經過終點卻不停,
還讓我爭扎著過了幾十公尺才跑滿500M。 
12趟課表只完成8趟。當然,對這週 I 強度課表很不滿意!
但我也明白自己身體疲勞,再多跑大概也吃不下!
 現階段不勉強自己,
而是繼續加強自己的體能,讓自己的I強度能夠穩穩做完。


(第三週)減量週 
雖然課表已減半,但上一週的疲累感還是延續到這週。
就連週四和週六的技術訓練後的輕鬆跑,
彷彿自己的腳如同象腿一樣笨重。



準備的第四週- 2/12 我到香港參加渣打馬拉松(半程)



一樣當作自己在跑課表,完全執行M強度目標,
體感以可以完成兩次半馬的速度來跑。
完全不受旁邊參賽者的影響,
以預期的配速區間來完成這21K,
沒有超過自己能力負荷,以89分鐘非常輕鬆的完賽!
當然以自己的成績水準來看,89是很慢!
 但如果沒有刻意追求的慾望,就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。
 畢竟目標並不是這場比賽,
沒想到我還獲得總成績第四名,分組第三名的成績。
這是因為前面跑很快的那些女選手全都爆掉了!
她們被我追到,讓我相當意外!



直接來到最後一週的調整- 
回到台灣之後的狀態非常好,
可以說是這幾個月以來最好的一次。
在訓練中,無論是身體、心志都提升不少!

 從我的最後一次 I 強度顯示可以看到
 12趟 I 配速400M(3:23/km) 每趟平均79-80秒,
只有一趟超出目標速度,平均速度3:24/km(81秒)。


【東京馬給自己的目標】

 如何駕馭自己的慾望?– 
這讓我回想起,這幾個月訓練的點點滴滴。 
剛開始的低潮期那段時間,
跑不到配速區間的狀態,讓我學習如何找出問題點, 
並分析其中原因,同時也能慢慢調整過來。
大概從去年暑假開始,我用這幾個月的時間, 
重新檢視自己、認識自己,
 沒有盲目地讓自己奔向一個,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目標, 
而是一步一腳印地,去做自己能夠做到的訓練。

 專注的力量–
最近的跑力也提升不少,到了56.2。 
用耐力網來試算56跑力的成績,大概落在2小時52分左右,
 心裡難免會有一些期待,希望能夠接近這個成績。 
不過在東京馬拉松,也會駕馭自己想要突破成績的慾望,
當作只是出國換個場地做 LSD訓練, 
或許用「專注當下」的信念,
去用心去體會這場人人跑想報名參加的東京馬拉松。
 相信勇氣將帶給我更多的激勵和肯定! 
無論如何,我會用平時訓練的態度,
專注努力來投入比賽表現,剩下的就是看當天的情況了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